涨知识!一文读懂外国帆船发展史
人类的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有着高度的重合,除中国外,最早诞生人类陆地文明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也在很早就出现了帆船。
古埃及是已知最早出现帆船的地方,约公元前3100年的一只古埃及陶器上绘有帆船,它的帆为四角帆(Square rig,也叫横帆),中间用桅杆支撑平行的横杆,挂上四方形或梯形的布,这种帆速度很快但只能顺风前进,因此配有船桨,逆风时降帆,依靠人力划桨。
阿拉伯海域也很早就出现帆船,由于气候炎热,风力有时很小,四角帆型不能逆风前进,在高温下人力划浆非常耗费体力,于是现代阿拉伯土豪的祖先便创造了一种能让船在横风和偏逆风还能跑的纵帆,帆型是三角的。
发明了阿拉伯数字的印度人也有自己的帆船,类似阿拉伯的三角帆,由于两地都接近印度洋阿拉伯海地区,统称阿拉伯帆(拉丁帆Lateen),早期的三角帆船体积普遍较小,结构也比较简单。
桨帆船是人力和风力结合的一种船,从公元前1000多年到19世纪都在使用,船身和海面很贴近,吃水很浅。船配有帆,在有利的风力下可以航行,但主要靠人力推动。
公元前15世纪,埃及第一位女法老有一支远征浆帆船队,船上配有15名肌肉发达的划桨手,已可远航到非洲东部的索马里、肯尼亚。
公元前500年,为抵抗东方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发明了一种带有3排浆的帆浆战船,配有170名划桨手,短时间冲刺速度可达7-8节(1节=1海里/1小时=1.852公里/1小时),威力极大,一度称霸地中海,直到被更为勇猛的斯巴达人击败。
从8-10世纪起,维京人(Viking)就在欧洲北部海域称霸,这个北欧民族把桨帆船改造成维京船。维京船船体修长而苗条,吃水较浅,曲线形状延伸至高高的两端,船头有蛇形或龙头形雕像,船艉无舵有橹,方便进退。维京船仍以浆作为主动力,悬挂一面色彩鲜明的大横帆,颇具海盗特色。
柯克帆船(Cog)也是北欧的一种桨帆船,10-12世纪广泛运用。区别于维京长船的是,柯克帆船比维京船要先进一点儿,帆从辅助变为主动力,船身圆短宽,提高了稳定性和舱容,适于做货船。柯克帆船还受到中国帆船使用平板舵的影响,在平直的尾部装有艉柱舵,后期加高了船艏艉,增加弓箭、投石器、弹射器等装备,被用作海上护航和作战。
从14世纪开始,欧洲的航海活动如此丰富,以致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船,多不胜数,如巴林格船(Balinger)。这种小型船承重有限,多用于近岸商业,早期也被皇家海军使用,后来被卡拉维尔帆船(Caravel)所替代。卡拉维尔帆船由葡萄牙在15世纪中期被设计出来,排水量50-160吨,有1-3支桅杆,使用阿拉伯地区的斜大三角帆(Lateen)。
卡拉维尔帆船体积较小,并且斜大三角帆让船可以顶风前进,同时借助横帆,迎顺风都能行驶,有较浅的龙骨,但同样无法远航。
阿拉伯纵帆在公元9世纪完全演变成了三角帆并传到欧洲,卡拉维尔帆船以及后面要介绍的克拉克帆船、盖伦帆船,都在前桅或后桅上装有三角帆,就是借鉴的阿拉伯纵帆。
自从可以利用帆船贸易、作战和远航以后,西方人就不停止对帆船进行改造,以满足他们对财富和霸权的追逐。葡萄牙人在横帆船上增加船艏桅杆(bowsprit),成为一种三四桅克拉克大帆船(Carrack),随后被改造为风帆战列舰,探索新世界。
克拉克帆船又叫拿屋船(Nao或Nau),从设计出来就是为海洋而生的。体型大、船身重、空间大、挂三角帆,多甲板以便有更好的视野和安装巨大的炮座。她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大事件中看出:
圣玛莉亚号(Santa Maria):航海家哥伦布探索美洲新大陆时所使用的旗舰。
维多利亚号(Victoria):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世界上第一首完成环球航行的船。
玛丽玫瑰号(Mary Rose)等3艘船:英王亨利八世(King Henry VIII)下令建造的三艘克拉克战舰,亦是英格兰王国开始成为海上军事强权的标志。
贪心的殖民者希望建更大的船装更多货物,被冲昏头脑,变得不那么科学严谨,在1588年7月的海战中,西班牙帝国无敌舰队的威风凛凛的“卡拉克”型帆舰因为操纵性不佳,败给了英国以吨位较小的“盖伦”型风帆战舰为主力的舰队,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衰落与英帝国的崛起。
自从西班牙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后,克拉克帆船已逐渐转变为运输船,应战能力减弱,因此在16-18世纪,融合了克拉克帆船的战舰功能和卡拉维尔帆船斜三角帆功能的盖伦船诞生,这是一种多层甲板战舰,西班牙和英国分别改造,又分为重型“西班牙大帆船”和轻型“女王船”。
它一般有4桅,前面两根高桅挂横帆,后两根低桅挂斜三角帆,全靠风力。船艏甲板层数减少,船身加长,这样的设计让船更稳定,也能让帆接触到更多风,跑得更快。船头不是圆流线型,改为了方形。盖伦船的主要功能是战舰,因此载重不如克拉克帆船,一般吃水500吨,造价也比克拉克帆船便宜将近一半。
盖伦船中有一艘著名的英国帆船“五月花号”(May Flower),载有102名清教徒从英国普利茅斯出发,在北美建立第一块殖民地而被人铭记。
17世纪,重型武装的克拉克帆船和盖伦被改装为低舷、横帆、两侧加装火炮的“风帆战列舰”,作战时多艘舰只排成一列以发挥两舷的火力优势。
威风无比的风帆战列舰,有一艘停在朴茨茅斯港口仍保存完好的英国胜利号(HMS Victory),她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一级风帆战列舰,建成于1765年,耗费了6000棵树建成,其中90%是橡树,排水量超过2000吨,设置有3层火炮甲板,共装有104门大炮。
在它服役的70多年间共经历了几次大型海战,其中最著名的是1805年由尼尔森勋爵(Lord Nelson)带领的19世纪规模最大的特拉法加海战(Battle of Trafalgar)。尼尔森在这场海战中突破直线战列,运用灵活的战术把西法联合舰队击得溃不成军。战斗中尼尔森为给大英海军以勇气,一手放在胸前站在船艏指挥,不幸被利箭刺穿肩膀直达心脏而亡。这场生死名誉之战最终奠定了英国的海上霸权。
荷兰地势低洼,河域遍布全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休闲帆船的地方。这种名叫Bezaan Yacht(荷兰语)的休闲帆船可以从一张1660年英国查理二世到达鹿特丹的油画(The Arrival of King Charles II of England in Rotterdam, 24 May 1660)中看到,河面上停满了双桅纵帆船, 场面壮观。
荷兰还有一种双桅纵帆船(Schooner),有2、3根桅杆,前桅最矮,后桅最长,既是工作渔船,也发展为早期为荷兰商贾贵族服务的休闲帆船。荷兰阿姆斯特丹市(City of Amsterdam)1660年赠送给英国查理二世(King Charles II)的玛丽号(HMY Mary),也成为英国皇家第一艘休闲船。
17世纪,遥远的百慕大地区有位荷兰造船工,以阿拉伯的斜三角帆和Bezaan Yacht为灵感,设计出百慕大帆船(Bermuda rig)。百慕大帆的出现开启了另一个新世纪。这种帆在顺风和逆风中都能行驶,在一定的角度甚至能超过风速,因此在北美殖民地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了现在最常用的帆型。
首航于1826年的考斯周Cowes week是世界上历史最长的帆船节日,每年有超过1000多艘船、8000多个奥运选手、世界级专业选手同场竞技,节日期间每天有40多场比赛。
欧洲大陆每年有3大帆船赛事,称为奥林匹克周,遵循奥运会的组别,但规模更大,分别为法国伊尔国际帆船赛(ISAF Sailing Worldcup Hyeres)、荷兰斯德尔塔帆船赛(Delta Lloyd Regatta)和德国基尔周国际帆船赛(Kiel Week),这几项比赛已经办成了闻名全球的帆船节。其中持续9天的德国基尔帆船赛至今已有133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帆船盛会。
阿姆斯特丹帆船节(Sail Amsterdam)创立于1975年,为纪念阿姆斯特丹700周年而设,每五年一届,可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洋节,有超过2000多种类的8000艘船同场秀美。
国际帆联ISAF每年在世界各地举行包括奥运级别在内的的综合和单项世界帆船锦标赛达好几十种,诞生了无数个世锦赛冠军,其中许多杰出的运动年多年参赛连续夺冠,成为夺冠专业户。
如英国的本·安斯利(Ben Ainslie),奥运史上最伟大的帆船运动员之一,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要靠技术拿冠军,从16岁夺得第一个帆船冠军奖杯开始,他获得过超过30个不同的冠军奖杯,包括4个奥运冠军,11个世锦赛冠军。
澳大利亚的马尔科姆·佩奇(Malcolm Page)也在北京伦敦两届奥运会摘得两金,同时还有40多个冠军头衔。
美洲杯帆船赛(America’s Cup)始创于1851年英国环怀特岛国际帆船赛,当时美洲号获胜而命名为“美洲杯”,四年一届,今年是第35届。烧钱、高科技、高水平是这项赛事的特点,是名副其实的贵族比赛,仅建造参赛船就要花几千万美金,今年的赞助商是LV、宝马、甲骨文、BREMONT表、日本软银、路虎、安盟保险、阿联酋航空等,这把钱烧起来很有味道。
悉尼-霍巴特帆船赛(Sydney to Hobart Yacht Race)创建于1945年,每年一次,从澳大利亚悉尼湾到澳洲第二古城霍巴特,全程640海里,最快不到三天就可以到达,最慢约需7、8天。1997年,中国香港帆船协会会长郭志梁先生带队参赛夺冠,为第一个捧起该赛事冠军的亚洲船队。1998年遇罕见风暴,风速达135公里/小时,5条帆船在狂风掀起的20米巨浪中沉没,6人失踪,出发的115艘船中只有44艘到达终点。这一事件成为一次历史性灾难而被人们铭记,同时该赛事提高了参赛者的最低年龄和经验。
沃尔沃环球帆船赛(Vovol Ocean Race)是专业的环球帆船赛事,被誉为“航海界的珠穆朗玛峰”,1973年创办。青岛、三亚分别称在2008/2009、2011/2012、2014/2015成为停靠港。郭川是首个登船参加沃尔沃比赛并作为媒体船员完成全程的中国人。2014/2015赛季,沃尔沃成立了第一支拥有多名中国船员的船队东风队,获得2个赛段冠军,1个港内赛冠军,并成为黑马交上了总成绩季军的成绩单,中国船队第一次登上沃赛终极领奖台。
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Extreme Sailing Series)诞生于2005年,由于采用40尺的双体船被简称为极限40,是最精彩的近岸帆船赛。该赛事横贯全年,2015年的系列赛历时11个月,分别在亚洲、中东、欧洲、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地的主办城市进行,共跨越3个大洲8个标志性水域。中国青岛是极限40比赛在中国的唯一举办地。2016年极限40的赛船将改为GC32水翼船,“凌波微步”的景象更具观赏性也更刺激。
世界对抗巡回赛(World Match Racing Tour),是世界领先的对抗系列赛,是跨越全球的世界级的冠军赛事。比赛由国际帆联 (ISAF) 支持举办。比赛跨越三大洲,是目前唯一的国际帆联四大顶级赛事的单体船对抗系列赛,参赛队伍都是全世界帆船对抗赛界的顶级选手。比赛的奖金超过175万美元,并且在每场比赛都授予积分,积分最高者将得 “ISAF对抗赛世界冠军”。奖金包括一个50万美元的总奖金池,由冠军赛的前九名船队分享。赛事采用统一提供的赛艇,侧重于团队合作和技巧。比赛在岸边举行,以便观众和粉丝能够在观赏到精彩的比赛。赛事组委会还在每个赛站组织商业推介活动和举办庆典活动,为办赛城市和赞助商提供理想的展示平台。
克利伯环球帆船赛(Clipper Round the World Race)是规模最大的业余环球航海赛事,自1996年由世界不间断环球航行第一人罗宾·诺克斯-约翰斯顿爵士创立以来,航程长达40000海里的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已经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环球航海赛事之一,此航程相当于坐京港高铁来回33趟。克利伯每年都有超过600个业余水手进行赛段或环球航行,至今有超过300人通过克利伯将环球航海的梦想变为现实。
第一届奥运帆船于199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随后,除第三届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没有帆船赛外,其余每届奥运会都有。
早期的奥运会帆船没什么规范性,比赛船型不固定并以大帆船为主,二战以后轻巧而小型的帆船更受欢迎。1976年6个级别比赛全部改成船体较轻小的帆船。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第一次把帆板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88年起,奥运会帆船比赛男女分开设项,随后的几届比赛有微调,2016年里约奥运会帆船项目有:男子芬兰人级、男女双人470级、男子单人激光级、女子单人激光雷迪尔级、男女双人49人级、男女单人RS:X级(帆板)等。
帆船赛事的领导机构为“国际帆船联合会,International Sailing Federation)”,1907年成立于巴黎,总部设在伦敦。第一届国际帆联只涵盖了部分国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有超过120个会员国(或地区),管理超过80个帆船级别。国际帆联下设国际残疾人帆船运动联合会(IFDS),从事残疾人帆船运动管理。
世界帆船发展到今天,从最初的渔船、货船、战船到后来的休闲船,直到今天仍有帆船被用作海军的训练用船。许多弄潮儿以帆船为职业,诞生了无数优秀的职业水手,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帆船的休闲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人把帆船当做了一种生活方式。